企業名稱:邯鄲市長青林教育集團
聯系人:董老師
手機:13785025053
郵箱:1275229368@qq.com
地址:邯鄲市叢臺區中央公園3號樓
網址:www.archive-pl.com
都說師恩似海,情深難忘,但沒想到,有的老師20年后從學生那里得到的,不是鮮花與掌聲,而是用力揮來的拳頭。緣分變仇恨,報恩變報復,實在讓人大跌眼鏡。
網曝河南省洛陽市欒川縣33歲男子常某,將初中老師張某攔在路上抽嘴巴,還發視頻炫耀,自稱因當年家里沒錢沒權被老師欺負。欒川縣官方向媒體記者證實了此事,日前常某已被警方抓獲。打人本來就不對,理應為此付出代價,但透過報道,尤其是“事情發酵后,有十多年沒聯系的十多個同學愿意為常某做證,證明張某曾在課堂毆打他”,還是能得出不少啟示:教育和許多事情一樣,亦是互有因果、有緣有根的。今天種下什么籽,明天會發什么芽,面向學生的教育,無論怎樣都會留下印記,Z終結局如何,時間自會公布答案。
換而言之,教師的教育行為或深或淺地影響著學生,是像新聞所報道的“任意欺負踐踏尊嚴”,還是展現“先生之風,山高水長”的一面,體現了教育方式的不同,更體現了職業素養的高下。因此,對于教師而言,應意識到自己所面對的是一個個鮮活的個體,所做的是面向未來的工作,牢牢記住立德樹人這一職業使命,盡管經常會遇到各種頑劣任性、調皮搗蛋的學生,但只要對學生有愛心有耐心、不拋棄不放棄,即使學生當時不理解不領情,等到長大成人、為人父母那一天,他們一定會明白老師的良苦用心與高風亮節。
相反,如果當教師只為了謀生,教育變成了管教,一心想讓學生聽話,動輒體罰學生,那么既違背了教書育人的本職,也難以獲得職業成就感和幸福感,更難以獲得學生發自內心的理解與尊重。其實,面向未來之所以應該成為每位老師銘記的關鍵詞,就在于教育具有提升素養、改變心靈的魔力,唯有教育能譜寫浪子回頭、點石成金的佳話。教師為人師表,多為學生未來著想,為其勾畫成長藍圖,學生的感恩一定不會缺席,也終會印證凡事有因果的樸素哲學。
教育的因果,不僅體現在師生之間,也體現在親子之間。小時候如果沒有立足孩子的長遠發展,讓其走向自立自強,而只是讓其不吃苦少受累,活得舒適快活,若干年后勢必要吞下苦果。哈爾濱的劉女士就嘗到了個中滋味:孩子從小疏于管教,想要什么就給什么,自學意識未養成,18歲出國留學,兩年敗光200萬元,卻連預科都沒畢業;回國后到大專院校求學,不到兩個月就棄學回家;與游戲為伴,僅剩下的交流就是向家人要錢……
猝不及防的拳頭也好,貨真價實的“巨嬰”也好,都給教育者提了一個醒:教育的價值在于為孩子奠定精神底色,在于從小讓孩子完善知識結構、擁有自學自主能力,養成正確的“三觀”,成為一個有責任擔當的合格建設者,這考驗著教育者的教育智慧,更與教育者的教育觀緊密相連。每個孩子心里實際上都有一筆賬,是記恨還是牽掛,是怨懟還是感念,與教育者當年當下埋下的種子有關。如果每位教育者都能放眼未來,為孩子人生發展籌劃,為其未來著想,一言一行春風化雨,一舉一動潤物無聲,終會迎來孩子的念念不忘,在學校里如此,在家庭中也是這樣。
就像湖南省瀏陽市大圍山退休教師李遠護,4本“愛心筆記”記錄她的10年義工路。教書時關愛學生,作為一名志愿服務者,她2009年至今累計參加志愿服務超過7000小時,籌集到300余萬元善款幫助他人。像李老師這樣用行動書寫教育大愛、為未來耕作的人,總能得到更多人的尊敬與贊美。十年樹木,百年樹人,教育說到底是為了育人,好的教育者不見得是教出多少學霸、“狀元”,但每個與其有緣的孩子,都會慢慢地打開心胸、開闊格局、躊躇滿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