企業名稱:邯鄲市長青林教育集團
聯系人:董老師
手機:13785025053
郵箱:1275229368@qq.com
地址:邯鄲市叢臺區中央公園3號樓
網址:www.archive-pl.com
據《人民日報》10月11日報道 補課費已成一些普通家庭的很大支出。
前不久,遼寧省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在沈陽、撫順、本溪、鐵嶺等4市,對中小學生課外負擔情況開展了專題調研。調研發現,用于子女補課的費用平均每月在2000元以上,補課已成常態。
由于市場需求大、名師少,課外培訓往往供不應求。嚴查的結果可能是補課地點更隱蔽、條件更差,“培訓機構很警惕,每天上課都有工作人員和家長把守,教室的門窗也不敢開”。
調查指出,補課費已成為普通工薪階層家庭的主要支出,有的家長為給孩子補課,不得不在外兼職。采訪中,家長意見很大的就是,許多校外培訓機構以應試教育為目的,“提前教學”“超綱教學”,嚴重沖擊學校的正常教育;更有個別培訓機構和一些老師相互依托,抬高補課價格,組織學生進行課外培訓。對此,今年沈陽教育部門作出規定,一旦發現中小學校教師在校外補課,調離教課一線3年。
【觀察】盡管教育部三令五申,嚴禁在職教師有償補課,但屢禁不止。有的家長是迫于升學壓力,擔心孩子課內“吃不飽”;有的家長則是出于一種“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”的焦慮和從眾心理。無論出于何種原因,補課已經造成了家長沉重的經濟負擔和精神包袱,孩子們更是苦不堪言。很多學生表示,自己的心愿就是“睡一個大懶覺”。
對“提前教學”“超綱教學”的有償補課,應當堅決打擊;而以興趣為目標的藝術教育課外培訓班,應當加強引導。目前,校外培訓機構的辦學許可證和營業執照,由教育、民政、工商部門多頭發放,誰是校外培訓機構的監管主體并不清晰。在報道中,遼寧省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建議,校外培訓機構由教育部門統一監管,改變多頭監管的局面。此外,加強學校課后服務、推進網絡資源共享,也為治理校外培訓提供了方案。